English

“铁老大”:质量至尊

2000-10-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铁道版图书出现在计算机图书市场上,才是一两年的事儿。这个雄踞专业垄断地位的“铁老大”部委社,一直过着踏踏实实的日子,为什么要做计算机图书这种高风险的吃力事儿?如今在打计算机图书主意的出版社也不少,而仅用一两年时间就做出名堂来的却是鲜见。正是这股蹊跷劲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通过对曹树祥社长和计算机图书项目中心主任严晓舟的采访,记者找到了答案。

记者深入了解才发现,中国铁道出版社竟然是我国最早出版计算机图书的出版社之一。70年代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举办计算机知识讲座用的就是铁道版的计算机图书。时隔数十年,计算机技术一日千里,铁道社赤手空拳闯进计算机图书市场的经历,或许值得借鉴。

“中国计算机图书市场处于初级阶段”

计算机市场热火朝天、群雄鼎立,初来乍到就胆敢妄言“初级阶段”者,大概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然而听罢严晓舟先生一席话,才知话中有因。

首先,从计算机图书的品种、层次上看,该市场并没有“饱和”。严晓舟有长期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经历,他以读者的身份深刻体会到,市场上泛滥的是语言和软硬件的介绍或操作指南,层次较低;而面向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融入作者使用心得和创意的实用型图书真是太匮乏了。计算机是逻辑性很强的工具产品,其逻辑组合、应用变化的角度无穷无尽,因而其应用型图书的市场也极为广阔。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也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这个市场怎么会“饱和”呢?

其次,从计算机图书的特点来讲,铁道社也不迷信“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注意力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胜者通吃”,而品牌则是吸引注意力的关键。在计算机图书领域,许多出版社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这对新来者形成了“进入壁垒”。然而“铁老大”偏偏不信这个邪,品牌有相当的作用,但他们认为,读者掏钱买的是一个个的产品,而不是品牌,因而好书就一定会有市场。对于有些出版社靠规模打出知名度,且经销商也明显偏袒大社的现实,铁道社也有自己的看法: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销商将会更加青睐“动销率”高的图书,资金周转加快,经销商的利润就更丰厚,销售渠道就不成问题了。不过,尽管铁道社信心十足地称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是“破灭的神话”,但记者明显感觉到,他们正在努力以优质图书打造自己的品牌,扩大自己的市场规模。

质量至尊

深入分析了计算机图书市场的现状和特征后,铁道社便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进入。他们以实用型图书为主,强调实践经验和技巧。读者定位在计算机技术人员上,因其相对成熟,盲动性小,买书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瞧!),铁道社极为重视图书产品的质量标准。除了在装帧设计、印刷质量、统一标识等方面的努力外,坚持内容的质量至尊。据悉,在计算机图书项目中心创建伊始,作者还很匮乏的时候,他们就狠心枪毙了大量没有达标的书稿,不可谓不坚决。但同时,铁道社没有锁定具体的专业领域,只要符合质量标准的计算机书都出。现在,铁道社的计算机图书已涵盖语言编程、网络技术、网页设计、图形图像、电子电路、电脑办公等各个领域,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铁道社认为靠给经销商低折扣不是提高竞争实力的办法。他们认为,书最终是卖给读者的,只要读者认可了,经销商就一定会认可。降低折扣,虽然一时解决了库存积压,但却贬低了自己的形象。他们相信,凭借铁道社的雄厚实力,只要假以时日,销售渠道不成问题。看来,铁道社的质量标准,算是走对了路子。

一社两制:

部委社里的“特区”

铁道社的人都说曹社长是一个“包容量很大”的人,尊才惜才,鼓励探索。铁道社是隶属于铁道部的唯一一家专业出版机构,独家拥有相对封闭的专业市场和发行网络,计划色彩比较浓厚,目前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之中。而计算机图书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的领域,铁道社的传统机制如何适应市场呢?这得益于当家人的决策:一社两制。严晓舟自豪地告诉记者,计算机图书项目中心是铁道社里的“特区”。

“特区”究竟“特”在哪里?首先,计算机图书项目中心主任直接向社长和总编负责。一般决策都自行制定,重大决策由主任与社长、总编协商做出。其次,项目中心拥有财务和人事的自主权,可以自行到人才市场组织编辑、发行等力量。不过,特区最特别的是社长和总编的大力支持。据悉,“特区”成立之初,社内许多人都很不理解,认为他们守着好好的铁路内部市场不要,偏偏往计算机图书市场扔钱。所幸的是,曹社长对项目中心非常支持。居安思危,尽管铁道社现在还没有什么生存危机,但眼看着许多形势严峻的部委社纷纷都在下力气寻求外部发展,铁道社也决心要在计算机图书这个广阔的大市场中一试身手。曹社长朴实地说:“我不懂计算机,我的作用是给项目中心化解压力,创造良好的操作环境。”其言虽平常,足见其领导精髓。

但愿这个憨厚严谨的“铁老大”,能给计算机图书市场带来一些新的篇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